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业务之窗 >>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 正文

铜川:坚持塑形铸魂 激发内生动力 扎实推进乡村文化振兴

发布时间:2023-12-18 来源:铜川日报 作者:贾力

今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工作要求和市委工作安排,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做法,建立健全工作专班工作制度,立足农业农村实际,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持续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培育乡村社会新风新貌,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和文化条件。

强化思想引领。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教育广大农民群众,深入开展面向乡村的理论学习宣传普及,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抓理论宣讲,建立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宣讲机制,打造“红”孩儿宣讲团、草根宣讲团、星火宣讲团、银发宣讲团、蒲公英宣讲团等基层宣讲品牌,组织开展“新思想润铜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宣讲、“弘扬照金精神 建功新时代”主题宣讲等活动,创新说唱、快板、小品等方式和“乡村大喇叭”、田间地头会、院落板凳会等形式,让农民群众在春风化雨中感受理论的温度、思想的魅力。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各类宣讲1600余场次,受众8.3万余人次。抓理论宣传,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平台受众广、传播快、跨时空的传播优势,聚焦党的创新理论和人民美好生活的内在联系,推出《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习爷爷给我们回信啦》等宣讲微视频及党课课件、公益广告,通过“铜川宣传”“铜川党建”等各级官方微信公众号及“学习强国”铜川学习平台等广泛传播,既提升了理论宣传质效,又满足了群众学理论用理论的多样化需求。铜川日报、铜川广播电视台发挥党报党媒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开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专栏专刊,宣传党的强农惠农政策,讲好铜川乡村振兴故事。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陕西日报等中省主流媒体刊发《铜川:产业兴旺的好日子,这样“种”出来》《马咀村变样了》《特色产业持续发力 乡村振兴积蓄动能》等稿件百余篇。抓服务创新,围绕“书香铜川”建设,开展理论图书配送,重点向农家书屋、社区阅览室等赠送理论读物,组织开展了“新时代乡村阅读季”“品悦书香·幸福铜城”农民原创诗歌诵读会等主题阅读活动,激发农民群众阅读热情,提升文化素养。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理论宣讲“主力军”作用,依托各级志愿服务者网络,开展了“党的声音进万家”“秦腔唱响新思想”等宣讲活动,传播党的声音、解读党的政策,我市18人被聘为陕西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师”。耀州区照金镇整合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乡村少年宫和镇全民健身馆等资源,建成了全国首座红色教育主题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体,引领群众信仰新思想、参与新实践、树立新风尚。

优化文化供给。始终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进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不断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夯实文化阵地,整合各方资源,建成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38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431个,实现全覆盖;深化农家书屋改革创新,建成书屋431个,印台区西村被评为全国“最美农家书屋”;积极推进各类新型文化空间建设,建成非遗展示馆7个、传习所200余个、社区博物馆4个;建成乡村文艺小院20个,开展文艺培训交流活动200余场;加强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建设,全市359个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配备实现全覆盖。宜君县五里镇文化站组建了广场舞、秦腔社、剪纸团等16支乡村文艺团体,成为村民“文化充电站”。开展文化活动,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戏曲进乡村”、消夏广场文化活动,精心打造“唱响铜川”“舞动铜川”“书画铜川”“铜川有戏”等品牌活动,推出了情景表演剧《红军灯》、舞蹈《樱桃红了》、小品《代言》、评书《唱支山歌给党听》等一批接地气、有温度的精品节目。组织开展农民丰收节、社火展演、非遗过大年、广场舞比赛、乡村“村晚”“村BA”等群众性文化活动,让群众在文化活动中唱主角。扎实开展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活动,创新“映前5分钟+文明实践”模式,放映公益电影6000余场次。持续加大“三农”题材文艺创作支持力度,推出报告文学《在关庄的日子里》、纪实文学《红色照金采访手记》、中篇小说《一生》、散文《簸箕地》、电影剧本《明天会更好》等一批具有浓郁乡村特色、充满正能量、深受群众欢迎的文艺作品。发展文旅产业,持续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打造了一批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和特色产品,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4个、省级旅游特色名镇6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16个、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37个,促进全域旅游多点开花。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作用,开展了非遗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等宣传活动。以耀州瓷烧制技艺、药王养生学、宜君剪纸、耀州刺绣等为重点,尝试“非遗+旅游”“非遗+演艺”“非遗+文创”等跨界融合新模式,建成铜川特色民间文化和铜川非遗数字资源库,开发了国家级非遗项目耀州窑陶瓷烧制技艺、药王山庙会三维体验式APP,创编歌舞剧《耀瓷丰韵》、舞蹈《剪花婆婆》《排灯舞》等文艺作品,探索非遗保护利用新途径。耀州区积极提升文庙街游览体验感,推出非遗展示、传习研学、休闲娱乐、文创研发等项目。

深化文明培育。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推进文明创建,以文明村镇创建为抓手,深化“美丽乡村 文明家园建设”,实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十个一”示范工程,建成全国文明村10个、省级文明村12个、市级文明村114个、区县级文明村164个。以“德润铜川·好人之城”建设为抓手,广泛开展“道德模范”“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十星级文明户”“好公婆好媳妇”等评选表彰活动,让群众学有榜样、做有标杆。王益区川口村依托南屏公园建设儿童生态游乐园,鼓励村里妇女利用闲置物料、农具等进行微景观创造,打造了一批体现农家味道和乡村风格的“五美庭院”。开展文明实践,在全省率先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四级”机构建设全覆盖,组建了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助学支教等8支常备志愿服务队伍和文明倡导、心理关爱、应急救援、便民服务等“N”支志愿服务队伍,推广“柳林小铺”“柿树红”“婆媳澡堂”“明红说事”“三张清单”等文明实践品牌项目,开展了“红色代办”“情系夕阳·留下美好时光”“捡拾垃圾 爱护环境”等文明实践活动3.3万场次,惠及群众30余万人次,实现从“文明实践”到“实践文明”。耀州区永安路街道东站社区获评2022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最美志愿服务社区。深化移风易俗,以民风建设“十个一”为载体,推动全市各乡村(社区)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禁止高额彩礼、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内容写入其中,广泛开展宣传推介。充分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作用,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村民自治格局。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通过道德讲堂、讲习所、善行义举榜等形式,开展宣传教育、志愿服务,引导群众守望相助、崇德向善。耀州区小丘镇以“扬文明新风 品农耕文化”为主题,建成全市首个家风家训馆,成为展示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