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业务之窗 >>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 正文

“全国文明村”的农民诗社

发布时间:2021-07-05 来源:陕西日报 作者:

6月21日,走进铜川市耀州区董家河镇王家砭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站,一本本蓝色封面的刊物引人注目。仅看封面,“农村文学期刊”“用农民话”“追幸福梦”等关键词便勾起人强烈的好奇心:这究竟是一份什么样的文学期刊?一个西部地区的村庄,又怎么会诞生如此刊物?

这一切,得从村民王江轩说起。在村上“你为王家砭村能干什么?干了什么?”的提问下,2012年,退休老党员王江轩从新闻上看到云南的一位老教师虽身患癌症,却自己撰写文章,记录村上发生的大事小情。受此启发,王江轩决定成立农民诗社,办农民自己的文学期刊。

王江轩把想法告诉村党支部书记王科后,王科拍手叫好:“繁荣乡村文化是好事!说干就干!”

曾经的王家砭村很穷,周围群众编的一段顺口溜“累死累活不给王家砭干活,出门不是上坡就是过河,种地不是人背就是驴驮”。 王科说,现在村上人居环境、生态环境焕然一新,更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升农民的精神风貌,真正让乡亲们过上令人羡慕的田园生活。

思忖一番后,两人为农民诗社明晰了定位:用农民话评农村理、议农村事、扬新风尚、剔旧陋习、追幸福梦。同时,把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基层党组织。

他们还商定,农民诗社定期约稿并在文学期刊上刊发,每月一期,作品在每个村民小组的报刊栏张贴展示。凡是给农民诗社投稿的,村上根据稿件质量分级评价,发放稿费。从稿费单上可以看到,2012年农民诗社成立时,稿费最高可拿到15元,2021年上限则达到25元。

“钱不多,主要是为了调动农民投身乡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育和挖掘本土人才,提升乡村文化价值。”王科说。

翻阅王家砭村文学期刊,装帧并不精美,但胜在作品语言质朴,朗朗上口,用农民话讲农民的“诗与远方”,传递农民的心声。

在文学期刊上,有反映农民拥抱互联网时代的打油诗:“智能手机人陶醉,闲暇学习很认真。使人从中得智慧,开启思想又开心……”有展现农民对乡村转型发展思考的作品:“转型发展是关键,黑白污染看不见。旱厕改造已实现,燃煤取暖已阻断。垃圾处理已完善,畜牧养殖不再乱……”更有作品围绕当前党史学习教育,写村上的王健等人曾经奔赴延安参加革命,后又为社会主义事业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

从贯彻党的理论方针和政策到好人好事,从人文风光到健康知识、生活谚语……在农民诗社的带动下,村民们朝着更高的精神追求耕耘不辍,与时代同行。

乡村文化建设,得从娃娃抓起。为此,王江轩跑到村上的小学,鼓励老师把孩子们的优秀作文收集起来,给农民诗社投稿。“娃娃们投稿积极性很高,最小的7岁。”王江轩说,“审阅合格后刊发,我专门到学校发放稿费。能用自己的劳动果实买书、买文具,娃娃们很有成就感。这也教育了家里人,‘我家娃这么厉害,作品都上了文学期刊了!咱得向娃学习哩!’”

走过9个年头,农民诗社吸纳不少成员,已出期刊105期。每一期作品在报刊栏张贴时,都能吸引不少村民围观欣赏。农民诗社已成为村民干部的连心桥、教育农民的好载体、宣传新思想的好平台。“可以说,一本期刊,花钱不多,教育了一片人。”王科说。

据王科介绍,村中有一对孪生兄弟曾经游手好闲,村干部开展一对一帮扶,不断给他们鼓励和支持,并对他们取得的进步在诗社刊物上刊登。后来,俩兄弟一个因为黑夜勇擒偷油贼,成为村上的先进个人,另一个则成为2014年“中国好人榜”助人为乐先进集体成员之一。

2015年4月,王家砭村农民诗社被陕西农民诗歌学会评为农民诗歌创作活动先进诗社;2018年1月,董家河镇王家砭综合文化中心荣获第七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称号。这个荣获过“全国文明村”等100多项荣誉的明星村,持续弘扬着乡村文化正能量。

随着年龄渐长,王江轩把农民诗社的接力棒传给了弟弟王全林,继续把这项农民自己的文化事业办下去。他们商议,在未来,要在新媒体视频上发力,还要不局限于王家砭村,扩大征稿范围,真正把王家砭村农民诗社打造成一张文化名片。(记者:赵杨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