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倡廉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新时代、新任务,对反腐倡廉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只有深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创新途径、创造新方法,才能不断开创教育系统反腐倡廉建设工作的新局面。近年来,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狠抓廉政教育,夯实思想基础。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党风廉政教育是基础,是提高党员领导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保证,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做好反腐倡廉教育作为第一基础、第一防线、第一措施来抓。一是建立廉政教育的长效机制。坚持中心组和党支部集中学习、自学与辅导培训、领导干部上党课和相互交流学习体会等形式学习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论述,形成学习制度,为开展廉政教育提供保障。二是增强廉政教育针对性。围绕教育中心工作要求,与时俱进,适应新常态,坚持每年开展一次党风廉政主题教育,切实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三是开展经常性警示教育。经常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及时转发反腐败典型案例通报,每逢节假日群发提醒信息等。用案例教育人、感动人,把预防教育、常规性教育与专项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常抓不懈,一以贯之,常抓长新。
二、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制约机制。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建设是关键。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局工委和局纪工委要把制度建设作为反腐倡廉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有效的惩治和预防腐败制度防线。一是坚持建章立制。教育局机关琐事繁杂,担负着全市中小学管理、规划和发展,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先后制定出台了《党委议事规则》、《学习制度》、《校务公开制度》、《师德评价标准》、《财务管理制度》和《考勤登记制度》等制度,形成了用制度管人、管钱、管事。二是严格执行制度。要注重抓制度的落实,努力防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错误倾向,把制度融入到教育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使其成为干部干事创业的准则。通过狠抓制度落实,工作形成项项有标准、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件件有落实的规范管理局面。三是严格执行“三项机制”。 “三项机制”是为了给勇于改革创新的干部提供保障,不能沦为部分党员干部犯了错误就躲进去的“保护伞”。对干事创业者,要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依纪依法,坚守底线和坚持实事求是,区别对待,宽严相济”的原则。用“三项机制”解决干部“不善为”“不想为”“不敢为”,做到一方面把牢纪律底线,惩处违纪者、问责不为者,另一方面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鼓劲。正真做到“能者上、错者容、庸者下”。
三、强化责任意识,注重工作实效。
局工委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建立党风廉政建设考核目标责任制和教育管理工作考核评比制,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取得实效。一是纳入目标考核责任制。按照省市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部署和要求,局工委把党风廉政建设摆上重要位置,列入议事日程,定期召开班子会议,研究分析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形势,确定今后工作的方向和任务,要将党风廉政建设同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同考核,将干部职工反腐倡廉情况作为评优树模、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据。二是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机关的全体同志,无论职务高低、年龄大小、资历深浅,都要严格执行有关规定,不能有任何特殊感、优越感,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自觉接受基层同志和全社会的监督。三是强化责任意识。每年年初,局工委都会与各区县教科体局、局属单位、市局各分管领导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立下军令状,根据《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的具体要求,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认真履行“一岗双责”,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
通过坚持标本兼职、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通过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加强全市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发腐败工作,推动我市教育事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