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省纪委全会精神,坚持向中央基准看齐,认真落实“三转”要求,聚焦主责主业,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以“零容忍”的态度持续加大纪律审查工作力度,为铜川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纪律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 聚焦主责主业
市委带头履行主体责任,高度重视反腐败工作,坚持把反腐败工作同党建和经济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市委书记定期听取纪委工作汇报,研究部署反腐败工作,坚持批阅群众来信来访,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旗帜鲜明地支持纪检监察机关履行职责。
市纪委聚焦主责主业,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加强组织领导,确立了“两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上台阶”的工作思路,坚持机构、人员、经费向执纪审查倾斜的原则。市纪委书记把主要精力放在纪律审查上,坚持批阅每一件信访举报件,审核每一份初核报告。市纪委3名副书记、5名常委均分管纪检监察室,班子9名成员全部参与纪律审查工作,为纪律审查工作有力开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
创新工作机制 提升审查力量
深入落实“三转”,积极推进纪律审查体制改革,以内设机构调整为契机,市纪委机关增设了3个纪检监察室,机关12个室(部)中有9个直接从事纪律审查工作。全市4个区县纪委共增设了20个纪检监察室,新增了50余名执纪审查人员。建立市级部门办案协作区制度,在38个市级部门纪检组(纪委、纪工委)设立了5个办案协作区,在全市38个乡镇设立了11个办案协作区。
加强协作配合,建立了纪检监察机关与审判、检察、公安机关线索相互移送、信息资源共享、密切配合协作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反腐败协调小组作用,建立健全了查办腐败案件联席会议制度,相互移送线索14件、案件82件。
拓宽案源渠道 科学研判线索
进一步拓宽信访举报渠道,建立健全了信访、媒体、网络、电话“四位一体”举报受理平台,推行了群众点名领导接访、领导定期下访、信访民情“直通车”等制度,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反腐败的积极性。加强问题线索管理,建立了问题线索“统一受理、集中排查、集体研判、集中交办、定期通报、目标考核”管理机制;坚持问题线索“零暂存”,严格执行问题线索“五类”处置方式,加大信访要结果件督办审核力度。五年来,全市共受理信访件1484件,接收上级转交信访件486件,市纪委共批办、审核要结果信访件650件,占到整个信访件的32.9%。
突出审查重点 发挥震慑作用
坚持零容忍、无禁区、全覆盖,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五年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初核问题线索1826件,立案754件,结案703件,处分807人,移送司法机关20人,收缴违纪资金1411万元。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立案案件年均增幅74.9%,立案增幅连年位居全省前列。
严肃查处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共查处县处级领导干部案件44件,乡科级干部案件172件;查处了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原主任张全录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案,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原总经理常斌挪用公款、违反财经纪律案,市新兴置业有限责任公司原党支部书记冯国泰违反政治纪律、贪污受贿案。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案件349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30人;查处了王益区棚改办原主任左凤兰违规为亲属办理保障房案,耀州区瑶曲镇瑶曲村原党支部书记舒泽友套取惠农资金案,宜君县棋盘镇水沟门村党支部书记贺中平违规收取群众费用案。严肃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和四风方面的案件68件,给予党政纪处分69人;重点查处了市新耀污水处理厂、市二驾校原校长阎文诚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案。
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准确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在严惩极少数的同时,更加注重管住大多数;在快查快结的同时,更加注重依规依纪;在强化震慑的同时,更加注重教育监管,抓早抓小,从严要求。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谈话函询123人,纪律轻处分657人,占处分人数的81.4%,纪律重处分150人,占处分人数的18.6%。
严格考核考评 坚守安全底线
市委把纪律审查作为考核各级党委纪委履行“两个责任”情况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全市年度目标考核之中,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市纪委建立了“科学、合理、实用”的纪律审查绩效考评制度,半年和年终对全市纪律审查工作进行考核,对排名末位的进行通报批评、约谈。
认真落实纪律审查安全责任,建立了《铜川市纪检监察机关纪律审查安全工作责任制》等六项制度,逐级逐案签订纪律审查安全责任书,夯实各级安全责任。加大纪律审查场所建设,市、区县两级纪委纪律审查场所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宜君县纪委在全省率先建成了乡镇纪委谈话室。建立健全了完善系统的规范化纪律审查制度体系,编制了《铜川市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工作手册》,出台了《铜川市纪委市监察局机关执纪审查涉案款物管理暂行办法》,建立了区(县)案件市协审制度。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通过举办培训班、上挂锻炼、跟班学习等形式,培训纪检监察干部1100余人次。全市纪律审查工作持续保持了“无事故、无违纪、无申诉”的良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