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派驻动态 >> 正文

驻市财政局纪检监察组:“室组地”联动优化监督“四力”

发布时间:2022-05-23 来源:市纪委监委驻市财政局纪检监察组 作者:孙柏

近年来,市纪委监委驻市财政局纪检监察组始终把“室组”联动监督、“室组地”联合办案作为凝聚监督合力、提升办案质效、促进监督贯通的重要抓手,健全工作机制,提升工作质效,不断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2021年至今,“室组”联动开展纠“四风”监督检查5次、重点领域专项治理4次、政治生态研判1次,“室组地”联合办案2次。

一是健全制度机制,凝聚监督合力。制定印发《日常监督工作制度(试行)》《参加或列席驻在部门会议(制度)》等六项制度,定期向市纪委监委汇报监督检查、案件查办等情况。充分发挥驻在单位党内监督优势,建立驻在单位21名纪检干部信息库,实行政策理论联学、重点工作联抓、重要信息联通、政治生态联判,督促驻在单位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情况向市纪委监委相关室部和派驻纪检监察组“双报告”,驻在单位全力支持派驻监督工作,有力推动“两个责任”贯通联动一体落实。

二是严把“三道关口”,积蓄监督动力。在监督和办案中,严把政策学习关、程序审批关、干部素质关。学深学透找准“切入点”。开展专项治理、专项检查和案情分析前,召开组务会议集中学习相关领域法规制度,谋划切入点,厘清重难点。先后围绕重要节点纠治“四风”、公务用车和办公用房排查整治等,专题学习《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等10余次。严格审核防范“风险点”。办理市纪委监委指定或交办的市管干部问题线索时,严格按照联系室部、分管领导逐级审批的程序。对移交驻在单位核查的问题线索,实行纪检监察组组长包抓制,对案件统一指导,办案安全统一把关。上下联动强化“支撑点”。组织3名干部参与市纪委监委机关部室交流轮训、专项检查和市委巡察等工作,提高了信访举报处置、问题线索核查、调查报告撰写等能力。驻在单位纪检监察机构干部配合开展政治生态研判走访调研、疫情防控监督检查等,保持上下同频共振。

三是抓好“四个关键”,释放监督活力。围绕问题导向、政治成效、协作协同、精准问责“四个关键”不松劲,确保监督和办案有的放矢。紧盯问题纠偏,及时将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检查发现问题,纳入日常监督重点台账,同时整改涉粮领域专项巡察反馈问题4个,做到不整改不销号。着眼政治问效,对市纪委监委案件监督管理室移交涉水领域侵害群众利益、损害营商环境的2件问题线索,坚持从政治态度上查起,着重看学习政策法规是否到位、责任履行是否到位,责令相关责任主体积极整改,消除影响,努力实现纪法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协作协同解难,针对某国有企业涉及干部层级多、违纪金额大,重复举报率高的问题线索,与市纪委监委第二监督检查室开展联合办案,解决执纪问责难题,立案审查调查7人。精准规范问责,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及时与市纪委监委相关室部会商重要线索处理意见,会同驻在单位、相关县区纪委做好处分决定执行工作,了解掌握被处分人思想动态,实现监督执纪问责效果最优化。

四是立足“两个保障”,提升监督能力。坚持做优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工作与提升驻在单位行业监管、依法治理水平相互促进。一方面,结合日常监督中发现的普遍性或者突出性问题,主动联系市纪委监委相关室部,详细了解驻在单位作风建设、廉洁风险等情况,靶向制定《政治监督清单》并动态更新,监督推进政府债务化解、国有企业改革等重点工作,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市委中心工作在行业系统落地落实。另一方面,通过深入调研和案件查办,全面掌握驻在单位党组织构成、违纪违法类型和全面从严治党等情况,与2个单位党组(党委)专题开展政治监督会商,面对面反馈问题21个。及时向市纪委监委第四监督检查室报告驻在单位及党员干部的政治生态画像,聚力督促驻在单位落实整改措施,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