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派驻动态 >> 正文

驻市委办公室纪检监察组发出首份监督建议书 靶向治疗去“病灶”

发布时间:2019-12-16 来源:市纪委监委驻市委办公室纪检监察组 作者:

驻市委办公室纪检监察组立足监督第一职责定位,突出问题导向,探索开启监督新模式,日前,结合近期查办的问题线索,向综合监督单位发出首份监督建议书,做实做细日常监督。

一是聚焦突出问题,坚持靶向治疗。驻市委办纪检监察组紧扣调查审查中发现的综合监督单位存在的财务管理不规范、财务人员专业性差、单位领导对财务支出审核把关不严等突出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坚持靶向治疗。在告知提醒单位的基础上,提出强化财务政策规定和业务知识学习、严肃纪律规矩、做好风险防控,确保财务工作流程操作方面依规依纪依法等针对性和可行性较强的3项建议,切实将问题整改、任务落实与堵塞漏洞结合起来,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充分发挥监督建议书既能医其“病灶”,又能源头防控的积极作用,推动标本兼治。

二是聚焦整改落实,压实压紧责任。明确要求收到监督建议书的单位要勇于正视问题,严格落实要求,及时制定措施,切实整改落实,整改情况要及时报纪检监察组备案,确保建议书落地有声。要求主要负责人要担负起第一责任人职责,在抓好问题整改的同时,管好党员干部,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坚持前移日常监督关口,抓早抓小。例如,在对有关问题调查审查中发现,相关单位长期存在财务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建议其要做到财务日常监督关口前移,严把财务支出审核关,推进预决算公开,自觉接受各方监督,确保问题及时得到纠正的同时,举一反三,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三是建立长效机制,提升建议实效。驻市委办公室纪检监察组将进一步梳理8家综合监督单位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监督建议书在推进问题整改、堵塞制度漏洞方面的积极作用,并将其作为一项长期性、常态化的工作坚持下去,久久为功,抓常抓细,抓出成效,实现以监督建议书为“小切口”,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的目的。同时,坚持将监督建议书作为“再监督”的重要手段,切实做好执纪审查“后半篇文章”,对整改工作中发现的“走过场”“一阵风”等形式主义问题,将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个人责任,确保监督建议书真正成为源头治疗“病灶”的新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