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为贯彻落实省市纪委监委部署要求,推动铜川市优化营商环境措施落地见效,全力构建务实高效的政务环境、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驻市发改委纪检监察组立足职责定位,充分发挥“监督的再监督”和服务保障作用,强化政治监督,着力破解影响营商环境的痛点难点堵点,助力全市追赶超越、转型发展。
一是聚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开展专项整治的要求,强化政治监督。从践行“两个维护”的高度,深入贯彻落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的重要指示,把推动优化营商环境贯穿于纪检监察工作全过程,把各部门单位落实情况纳入日常监督重要内容。将改革措施、政策法规、项目资金、巡察整改等落实情况纳入监督检查范围,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和企业服务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正确运用政策,实现良好的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
二是积极推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严肃查处损害营商环境问题。采取多种形式明察暗访,对发现的侵害群众和企业的问题线索,以“零容忍”态度,优先处置报告。发挥驻在优势,与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实现“无缝对接”,及时发现研判损害营商环境问题线索,第一时间向市纪委监委请示报告,提高查办效率。通过及时跟踪查办,相关部门单位的履职服务能力得到提升,优化营商环境措施取得实效。
三是拓宽损害营商环境问题发现渠道。2019年10月10日至20日、10月12日至22日分别在铜川日报、铜川电视台向全市发布《关于征集和损害营商环境问题线索的公告》。充分利用12345热线平台,要求完善整合市级部门非警务、非紧急类服务热线和市级12345热线,形成了统一的12345政务热线服务体系,统筹受理群众和企业的投诉建议,已受理3件投诉举报,上报市纪委监委2件。把党内监督与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延伸监督触角。
四是以过硬作风当好优化营商环境的“护航人”。纪检监察组强化责任担当,坚决同损害营商环境的行为作斗争。严格规范执纪执法行为,按照李克强总理对陕西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十大行动”的批示精神,为努力打造服务有温度、市场有活力、发展有特色的营商环境“护好航”,进一步强化营商环境监督执纪问责力度,着力为群众和企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