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宜君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主责主业,紧盯关键环节,实施精准监督,扎实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以全覆盖、零容忍、无禁区的态度正风肃纪,为全县脱贫攻坚夯实了纪律的防火墙。
一是立足实际,明确责任。宜君县制定了《宜君县脱贫攻坚工作失职失责问责办法(试行)》《脱贫攻坚工作督查办法》《防止农村干部侵占贫困户利益问题“十二个不准”》等十余项制度办法,严格落实“一把手”政治责任、帮扶部门包联责任、乡镇主体责任、村级干部直接责任,明确了监督问责适用范围,从脱贫攻坚政策措施落实、工作作风、资金管理使用等方面做了详细规定。对乡镇(街道)纪委纪律审查工作实行“月排名、季点评”制度,将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与纪律审查工作经费挂钩,形成相互衔接、相互配套的“鼓励激励”工作机制,切实推动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二是全面排查,实现问题线索“零暂存”。宜君县纪委监委坚持把扶贫领域问题线索作为执纪审查的源头和基础,畅通渠道,广泛接受群众举报。设立了微信举报平台,开通了“信访举报民情直通车”,对受理的问题线索实行“零报告”“零暂存”,限期办结销号。建立了与扶贫、财政、审计等部门问题线索移送机制,开展问题线索大起底,对2016年以来的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及处置情况,进行全面排查梳理,提升案件办结率。各镇办、涉农部门均公布了举报电话、邮箱和地址,专人负责管理,及时受理问题线索举报。
三是加强履责监督,严肃追究责任落实不力的问题。围绕全县脱贫攻坚工作重点,县纪委监委加大问责力度,着力纠正在脱贫攻坚中履职不力、推诿扯皮,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同时,加大对扶贫项目、扶贫资金专项检查。2018年以来,严肃查处扶贫领域违纪问题线索36个,党纪处分39人,提醒谈话9人,诫勉谈话2人,督促推动整改问题50余个。加大通报曝光力度,通报扶贫工作不力党组织6个,违纪典型案例9件9人,通过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充分发挥案件教育警示作用,扩大了扶贫领域执纪审查的震慑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