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业务之窗 >> 法律法规 >> 正文

考廉是个任重而道远的工程

发布时间:2014-09-19 来源: 作者:王晔娟

  任前“考廉”是干部晋升的“试金石”。作为拟提拔干部能否胜任岗位,是否具备最基本的廉政勤政意识,任前“考廉”可以把好第一道关,是领导上岗的“警示牌”。我省实施领导干部任前考廉,对不合格者不予或暂缓使用,这是在领导干部走上岗位前的一堂“警示课”,一张“监督卡”,此举确有必要。加强领导干部廉政教育,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必须严要求、动真格。任前“考廉”就好比一个“过滤网”,让考试成绩不合格者不得“走马上任”,从上任前就筑起了一道廉政防线,从源头上保障了官场之“水”清。通过“严考廉”,激发“真学廉”,促进“勿忘廉”,从制度上促进了领导干部廉政学习的自觉性和廉洁从政的自律性。

  但是,任前廉政考试只是反腐倡廉的一种辅助手段和方法,我们必须承认廉政考试的作用是有限的,成绩过关,并不意味着思想过关,更不意味着一生过关。更何况,考高分的不一定是清官,考低分者也不一定是贪官,真正促进廉洁自律才是目的。廉政考试只能作为促进领导干部学习,加强反腐倡廉教育的一种手段。

  用考试成绩确定工作成绩是否合理?走过场的考试方式是否又是一次形式主义?干部考前的复习能否让廉政法规知识入脑入心?诸如此类的质疑声在廉政考试颁布后就一直存在。

  “任前考廉制度”只能倒逼领导干部在提拔前认真学习党纪国法,但廉政教育应当是系统、规范、长期的,因而各级党政机关也要加强任中“话廉”、任后“述廉”的制度链,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反腐倡廉在领导干部培养、选拔、管理、使用全过程中的重要性。

  领导干部廉洁的“考场”不在试卷上,而在干净干事的过程中,在老百姓的心目中。走上新的任职岗位,真正的“考廉”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