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沟村是五里镇的一个小村子。坐落在宜君县东塬边缘的洛河畔,是个“鸡鸣”三县的地方,与洛川县、黄陵县相交。全村115户485人,土地面积2800亩。由于受自然环境与地理条件限制,村上经济结构单一,村民收入一直处于低水平。2015年,铜川市纪委走进了五里镇的白沟村,并与之“联上了户”。
让有条件的贫困户当年就能收益
“自从有了这个小商店,我的生活总归有了奔头……”贫困户姜延军满足地说道。今年38岁的姜延军因患小儿麻痹症丧失劳动能力多年,生活十分困难。铜川市纪委扶贫攻坚工作组就帮他办理了营业执照、烟草专卖证等,为其配置好货架、柜台等,还帮他申请到扶贫贷款2万元,并无偿为他提供了3000元的流动资金。如今,每天打理着自家小店,姜延军精神了很多,用他的话说就是“生活有了奔头”。同样,“生活有了奔头”的还有贫困户王俊献。这一家4口人,妻子有智力障碍,大儿子正在上高中,小儿子先天性脑瘫,经济收入仅靠5亩玉米地和3亩小麦地,日子总是过不前去。今年5月份,市纪委帮他盖了猪圈,并送来了4只猪崽和饲料,方便他在家照顾妻子和小儿子的同时,也能够增加经济收入,王俊献心里别提有多高兴。
针对白沟村的贫穷“病因”,市纪委给开出的“药方”是:面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生产条件和农村人居环境;点上,采取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的办法,重点帮助9户贫困户实现脱贫。针对有条件的贫困户,帮助其发展养殖业和零售业,确保贫困户当年就有收益。
因地制宜,逐步做优苹果产业
一味地扶持并不是良策,要彻底挖掉“穷根”,只能用产业带动。
白沟村是苹果的最佳生长区。这里的苹果含糖量高,汁多清脆,口感极佳。然而,虽然村上种了一些苹果,可多年来都是个“小零食”。树种老化、管护技术欠缺、没有灌溉设施等问题,苹果产量和商品率一直不高。包抓的扶贫工作组结合实地情况,经过多方商议,决定把扶持苹果产业发展作为长效政策,逐步做优做强苹果产业。他们先从帮助村民提升果园管理水平入手,进一步提高群众科技务农水平。同时,针对性地挑选一批文化程度高、年轻上进的村民,重点培养其成为苹果栽培技术骨干,带动提升全村苹果栽培技术,不断提高农民科学务农的能力。目前,他们已组织村民补栽优质苹果树苗60亩;投资35万元,实施了生芝渠组果园灌溉工程,现已完成果园管道铺设,配套设施已开工建设。
精准帮扶,打造美丽乡村
“村里变化太大咧……以前村里一下雨全是泥,村民出行特别不方便,客商也都不愿意进来。现在全修成了水泥路了,不但出行方便了,农产品也能卖个好价钱啦……现在是村子美了,人也精神了。你今晚在这住一晚上,俺这还有一个明显的变化,那就是村民的文化生活。以前村民没事就是‘喝酒、打牌、看电视’,自从建了文化广场,村民都习惯了‘唱歌、跳舞、扭秧歌’啦……”和记者聊天时,白沟村党支部书记姜杨龙爽朗的笑声,道出了百户农民好日子的开端……
如今,宽阔平坦的水泥路几乎连接家家户户,太阳能路灯笔直地站在道路一侧,一片片娇艳可人的波斯菊装饰着整座村庄,几个村民坐在古树树荫下闲话家常……说实话,这般模样的村子,我不说,一年光景,你能想象出她曾经的贫穷与落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