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业务之窗 >> 家风家训 >> 正文

讲述我的家风故事|郭宜萍:厚德载物 和谐兴家

发布时间:2023-07-07 来源:市妇联 作者:郭宜萍

我们家和大多数家庭一样,只是一个平凡的三口之家,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我们全家人互敬互爱、积极进取、爱岗敬业、乐于助人、家庭和睦、敬老爱老、邻里和谐。 

爱岗敬业,互相促进。我们夫妻始终将“踏实做人,务实工作”贯彻于工作和生活中,对待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丈夫是一名林业工作者,常年与山作伴,与林相依,他的足迹遍布宜君的山山茆茆,不管工作多苦多累,他从不抱怨,为提高造林质量和成活率,他经常深入施工现场进行指导,采取多种方式,在各工区、各个施工工地进行苗木栽植、种苗培育和幼林抚育等科技培训,变“说教式”为“现场式”,把培训课堂搬到山间地头,把科技资料的专业语言变成工人通俗易懂的土话,从踏查地块、整地栽植到后期管护,他都亲力亲为,亲自给施工队员讲授造林操作技术,将自己所学的林业新技术应用于生产之中,使科技兴林真正落到实处。他也多次被评为优秀林业工作者。作为一名科普工作者的我要经常性下乡开展科普宣传、科技推广技术服务活动,让科学技术走进千家万户。无论是从每一次活动方案的制定、策划到准备,还是从每一次活动的领导讲话、主持词的起草再到每一次活动的时间、场地落实和对接单位的联络、培训老师的联系,然后再到活动结束后的信息起草、图片的整理,都会在自己工作笔记本里密密麻麻地写着,按工作的轻重缓急安排好时间次序,有条不紊的开展好每一次科技活动。总是经常下乡回来,来不及喝上一口水,不顾忙碌与疲惫,认真撰写整理下乡的工作动态;有时工作忙的时候经常把紧急的材料拿回家,保证按规定时间完成上报材料。我们平时都忙于工作,家里的一切事情不分彼此,谁有时间谁就会主动多做些,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彼此努力成为对方工作的坚强后盾。 

互敬互爱,和谐维家。舒婷的《致橡树》这首诗可以说是这些年来我们夫妻生活的写照。二十年来我们彼此在生活中相互照顾、相互信任;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在困境中相互开导、相互帮助。我们认为,凡事互相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待事物,思考问题,那就没有什么事情解决不了的。在我的这个家庭里,虽然各自的性格、文化、志趣有所差异,但是家庭中很少出现矛盾冲突,互相体谅、宽容谦让,形成了互相理解、尊重、平等、关爱的文明家风。 

言传身教,科学教子。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一直遵循“百教德为先,欲成才,先成人”的教育原则,不穷养,不富养,注重培养孩子的教养,培养她良好的习惯和优秀的品质,让她拥有健康的身体和积极乐观的心理,我们会学习教育方面的知识,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全方位的关心女儿,引导女儿,从不对女儿施加压力,教育她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帮女儿一起分析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引导孩子敢于放开眼界,懂得“山外青山楼外楼”的道理,鼓励孩子不要因一时的失败而气馁。 

敬老爱老,传承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经常会去父母那里嘘寒问暖,帮忙做一些家务,节假日陪父母聊天,讲些单位、社会上发生的一些趣事,对父母也是一种安慰。父母亲生病时,凡事总是亲历亲为照顾,毫无怨言。我经常对女儿说:“姥姥、姥爷那辈人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罪。如今他们老了,我们做子女的要拿百倍的孝敬来报答父母。” 

邻里团结,互帮互助。真诚待人是我们全家的处事态度,“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是我们全家做事的原则。我们一家人与邻居都能够和睦相处,邻居们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的时候,我们都会热心帮助。

家和万事兴。我们家有一个相互理解、和睦相处的生活氛围,有一个热爱生活、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相信通过我们家每个人的付出和努力,我们的家会更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