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业务之窗 >> 家风家训 >> 正文

讲述我的家风故事|孙长青:读书明理 积极向上 关爱社会 和气至诚

发布时间:2023-05-26 来源:铜川纪委 作者:

读书明理 积极向上

关爱社会 和气至诚

孙长青

我叫孙长青,是一名党员,也是耀州区小丘镇原党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负责人。我有一个幸福的四口之家,妻子性格耿直,心底善良,干净勤快。大儿子上高中,学习认真,并且热爱公益事业,经常利用假期参加村上的志愿服务活动。二儿子上幼儿园,聪明伶俐,活泼好动。今天,我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家风故事。 

多读书,读好书,营造浓厚的家庭文化氛围。我从小就喜欢读书,可以说书不离手。随着藏书的数量越来越多,建立了家庭之后,家庭书屋也就建成了。目前藏书一千多册,类别包括文学、历史、家训、农技和科学等,我的业余时间全部在书房度过的。所以,我的家人,特别是两个儿子都养成了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小儿子一放学就拉着我给他领读课文,而且态度强硬,躲都躲不及。就连本来识字不多的爱人,也一个劲的往书里钻。有人说“阅读,是一种浸润,拂去全身烦躁,留下满腔书香。阅读,对一个人的能力提升、气质培养、品格塑造,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家人们爱读书,在处理日常事务、邻里关系、支持公益活动方面都能得心应手,而且处理得井井有条、十分满意,受到了大家的好评。由于家人们爱读书,亲戚、邻里、朋友都加入到我们读书队伍中来了,寒暑假,天天有学生来家里借书、读书,客厅成了阅览室,院子成了画报亭。所以,我的书屋营造了浓厚的家庭文化氛围的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做志愿,讲奉献,带头弘扬新时代文明新风。在阻击新冠疫情的日子里,我身为志愿服务队负责人,我要负责落实安排全村的抗疫措施,还要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忙的时候真的是“三过家门而不入”。我的两个儿子也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大儿子利用节假日时间,跟我时而在村里检查站执勤,时而去办公室值班,时而打扫卫生,有时还叫上他的同学陪我外出开展市界点的检查工作,风里来雨里去绝不缺席。小儿子才四五岁,也有模有样的穿上红色的志愿服跟着在检查站执勤,引来行人惊奇的目光,记得在独冢站上,一位老大娘用手推车拉着苹果路过这里,看见了我的小儿子,抓起苹果就往娃手里塞。多年来,志愿服务队经常开展支农助农、敬老爱老、环境保洁、文艺表演等活动。由于村集体经费紧张,我自掏腰包,购买志愿服装、保洁工具、理发护理用品。外出救灾时,出动私车、修车加油、买水买饭;重阳节时,我买礼物,看望老人们;过年时,我掏钱请人给老人和贫困户们写对联,买礼品和衣物。有时在家“偷”东西,用于志愿服务活动,爱人说他是“家贼难防”,是“闲事主任”,是很少回家的“野人”等等。由于我的带动,我爱人也上了我的“贼船”,协助我当“闲事主任”和“野人”,而现在,爱人说我干的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重阳节里和老人们聚会时,我爱人就主动买了肉和菜,请邻居们帮忙在家为老人们包起了饺子,镇村两级的志愿者也加入其中,在一片欢快的笑声中和老人们共度美好时光。 

悟生活,搞创作,播放文明最强音。我作为文学爱好者和文艺志愿者,我依托自己爱好写作的优势,结合工作实际,开辟《孙长青文字工作室》美篇宣传平台,根据形势和工作需要,推出特别刊目。《浪花朵朵》是原党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宣传平台,随机刊发发生在本村或本村村民在外的善行义举和好人好事,旨在挖掘、宣传先进典型;《抗疫战报》是原党村疫情防控的一个宣传平台,随机刊发抗疫知识、政策法规和发生在本村或本村村民在外的抗疫工作中的好人好事,旨在普及保健知识、学习抗疫政策、宣传抗疫典型,弘扬新时代文明新风,为建设美丽、文明、富裕的幸福家园创造条件;今年,我又开辟了《学法“吧”》,准确、系统的宣传《民法典》、《宪法》等法律知识,助力市域社会治理的普法宣传工作。平时,我努力创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正能量的散文、诗歌、小说等文章,在各级宣传平台发表。创作微电影、相声剧本、音乐填词,或被拍摄、采纳后,精彩演出和广泛宣传,为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我在我的诗歌中写道:“志愿者就唱奉献歌,志愿精神开红花,复兴路上浇灌它,春风化雨你我他,快来相聚志愿者之家,一起圆梦大中华……”。 

这就是我通过我的“读书明理,积极向上,关爱社会,和气至诚”的“家风故事”,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几点做法。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将继续做精做细、做大做强我的“家风故事”,提升自己,奉献他人,弘扬新风,传承文明,争做圆梦路上的领头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