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业务之窗 >> 家风家训 >> 正文

讲述我的家风故事|徐崇林:扬帆再起航 传承好家风

发布时间:2023-05-18 来源:铜川女儿花 作者: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以及《习近平走进百姓家》,贯彻落实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结合“三个年”活动,推进清廉铜川建设,引导党员干部修身正德、律己守廉,进一步传承光荣传统、弘扬优良家风,号召广大党员干部以身作则,以信为媒,加强对子女的品德教育和家庭教育引导,带头践行以德育人、为国教子的家庭、家长主体责任。开设“讲述我的家风故事”专栏,为大家分享内容真实、生动感人家风故事。

徐崇林家庭

家庭荣誉:曾先后荣获铜川市首届“文明家庭”“三秦书香家庭”和“全国最美家庭”。

家规家训:立志 严苛 榜样

扬帆再起航 传承好家风

徐崇林

习近平总书记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那么,什么是家风呢?家风是一种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实际生活中形成并传承的一种风尚。“家风"一词最先早见于魏晋南北朝,东晋的文学家袁宏说,“家风,化导然也”,说的是,家风的作用即教化开导。古人把家风教育作为教育的初始阶段,把家风世德作为最优先的教材。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里,勤俭持家、尊老爱幼、助人为乐、诚实守信等,均为良好的家风。中华民族经典的家风,大都与读书有关,如“读圣贤书,立修齐志”“读书成家之本,循礼保家之根”“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等。

我们的家风又是什么呢?我和爱人都出生在一个“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家庭,先辈的教育就是刻苦读书,学好本领,长大以后报效祖国。但由于种种原因,我们都没有完成自己的读书梦,我们只有将希望,将家风的传承寄托在自己的女儿身上。因此,我们传承家风的第一句话是:立志。古往今来,无数先贤都强调,做人要立志。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是说立志是人生的第一等事,不立志无以成学问。明代王阳明说“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是说立志成为圣人则可以成为圣人,立志成为贤人则可以成为贤人。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时,多次引用过这句话。许多书法家经常写的“功崇惟志”,也是说立志是人生的第一等事,只有胸怀大志才能创建卓越功绩。所以,在女儿很小的时候我们引导和教育她要树立奋斗的志向。我们传承家风的第二句话是:严苛。严苛就是严厉苛刻,“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这句话是说天下大爱就是父母爱孩子。父母要怎样爱孩子呢?就是为孩子的长远和未来考虑,让他们立下志向。对小女儿我们采取的办法就是严苛,而且始终如一,贯彻到底,小女儿长大后常对别人说:“你看老祖先发明的教育的教字,左边是棒打出孝子右边才是文学文化”。 我们传承家风的第三句话是:榜样。父母给儿女的最好礼物是榜样。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一句经典,大家是耳熟能详的,就是修身齐家,也就是说个人品德的修养决定了你以后取得的成就。习近平总书记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教家风决定了孩子的成就,也决定了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能走多远。我和爱人都来自书香之家,承继着传统的家风,我爱人自幼失亲,命运多舛,在生活的磨难中造就了坚韧倔强、争气向上、勤俭善良、感恩和回报等品质,她将这些一股脑儿的倾注在自己的家庭和女儿身上。对于我,大家都比较熟悉,可能未见其人已见其字了,我兼任了铜川神州书画研究会、铜川市老年书画学会等几个协会的会长。

今年恰好是神州书画研究会成立20周年,20年来我们最经典的做法就是坚持“七进”,下基层,带领书画家进工厂、进农村、进校园、进社区、进景点、进机关、进军营警营,让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书画家是中华文化最忠实的传承者,全体会员用奋斗奉献使我们这个协会在全国数以万计的书画团体中脱颖而出,被国家民政部评为“全国先进社会组织”。我在2020年被陕西省教育厅评为“全省百姓学习之星”,被中国关工委和中央文明办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以惜时敬业、奉献进取的实际行动感染和鼓励着两个女儿,每当朋友们赞扬我的两个博士女儿时我自豪地说:“父母好好学习,儿女天天向上”。今年举国上下都在学习宣传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我们全家也要继续努力,用新时代的文明家风感染、鼓励、带动更多的家庭。家风连着党风民风国风,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