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五个专项 >> 正文

让铜川美景永驻 青山常在 绿水长流

发布时间:2020-06-08 来源: 作者: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时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的最重要的决策之一,也是党的执政宗旨、执政纲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息息相关,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息息相关。
  5月22日,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成效。突出依法、科学、精准治污。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入夏,迎着朝阳,沿着漆水河畔步行,一边欣赏风景,一边享受休闲时光,这样的生活在王益区已经成为常态。
  近年来,铜川书画公园、王益区水文化公园等休闲场所,已成为市民茶余饭后的好去处。如今的广场、公园,每天吸引许多市民来此休闲游玩。“以前在这儿看惯了路边的荒地、河道里的垃圾、山坡上的杂草,以为后半辈子都要在这种乱七八糟的环境中生活。可没想到,如今这里河水干净了,景色也宜人,一出门便能享受到‘沿河处处景’的风光,非常幸福。”家住王益区王家河沟的付先生告诉记者。
  生态越来越好、环境越来越美,不仅是群众的共同感受,更有实实在在的数据佐证:2019年,我市PM2.5超额完成省考目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66天,位居关中前列;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和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8%和93%以上;完成矿山地质环境治理1200亩;高标准绿化造林10.6万亩;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作获国家考核优秀格次;我市入选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市、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市;印台区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宜君县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称号。这些喜人的成绩,与我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探索实践密不可分。
  “城中青翠绕绿水,昔日浊河漾碧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多年来,历经“生态文明建设”的熏陶和“蓝天、碧水、净土、青山”保卫战的洗礼,铜川“绿色版图”不断扩张。蓝天、碧水、绿地、整洁、宁静……一个个生动的词汇,在这个城市的每一个细节散发着芬芳内涵,传递出铜川绿色名片的内在魅力与脉脉情怀。
  生态修复重现青山绿水
  6月1日,我市山水林田湖治理重点工程之一,位于印台区王石凹街道办的王石凹煤矿废弃矸石山地质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项目工地上机器轰鸣。此刻,王石凹村村民田如平正在工地上认真地对每棵树苗进行固定作业。
  “在这儿住了大半辈子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这里还光秃秃一片,二氧化硫的有毒烟雾却到处乱飞,人都不敢开窗户。现在空气也好了,树也绿了起来。”看着绿树愈发葱茏,再也不见褐色矸石和难闻硫磺味的煤矸石山,他感慨地对记者说道。
  据了解,煤矸石会夹带少量煤,天一热就极易自燃,并释放出大量有毒有害气体,严重污染大气环境。在长期开采煤炭的过程中,王石凹煤矿煤矸石山给人留下的是“刮风黑灰飘,下雨黑水流,自燃硫味浓”印象,矿上的职工家属和周围的农村居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采矿过后留下的废弃煤矿矸石山,就像在苍茫大地上划下的一道道伤疤。
  山水林田湖是生命共同体,环境治理是系统工程。4月27日,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巩固提升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成果,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青山保卫战。几年来,铜川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作与全市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防治污染治理等工作相结合,大力推广PPP模式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实施理念、机制、技术、运维四个创新,从而实现了经济效益稳步提升,生态效益不断改善,社会效益不断显现。
  印台区废弃煤矿矸石山地质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项目开展以来,通过实施场地整平、注浆灭火、挡土墙工程、排水工程、覆土工程、水土保持林建设工程、植草覆绿工程等项目建设,对矿区植被破坏严重、岩坑裸露、废弃煤矸石自燃等问题进行治理,治理区面积17.79公顷,可恢复绿地植被16.22公顷,能有效改善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消除废弃煤矸石堆积自燃造成的各种污染,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王石凹煤矿周边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原先的煤矿渣堆已经不见,被削成缓坡后犹如梯田一般。种下的灌木和树苗,已长出了片片绿意。
  近年来,从喧闹回归宁静的,不只是王石凹煤矸石山,印台区原铜川矿务局三里洞煤矿石矸山在治理过程中也在逐步抹平废旧矿山“工业疮疤”;位于耀州区照金镇现实版的“溪山行旅图”——秀房河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区在经过治理后景色宜人,成为许多网络达人的直播出镜地,也给周边村民带来了幸福生活。治理效果良好,令人振奋。
  自2017年1月我市被列为第一批国家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区以来,针对我市水资源匮乏及水生态严重破坏、农田生态功能脆弱、废弃矿山问题突出、水土流失等一系列关键性问题,我市确立了“以河流为骨架、流域为单元,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重点对沮河、漆水河、赵氏河等流域进行保护修复,进一步改善全市流域内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力争把铜川建成山青水绿、川塬秀美、物丰民富的生态“高原”。
  推动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当好生态卫士,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落实中省环保督察整改要求,改变发展方向,治理矿山环境,已经成为铜川市委、市政府的施政方向。通过22处废弃矿山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使得矿山废弃地得到有效利用。通过试点的开展,区域内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将减少514.4平方公里,石川河水质将得到有效改善。通过沮河上游湿地、赵氏河湿地、石川河等湿地保护修复,水体自净化能力增强,石川河流域水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区域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恢复和保护。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在2018年3月份省财政厅、国土资源厅、环保厅三部门组织的2017年度检查考核中,我市被评为优秀;2018年6月,国家自然资源部来我市调研,对我市利用PPP等模式撬动社会资本参与试点工作给予高度肯定;先后有福建省、吉林长白山、四川广安等9个省市共10批次人员前来我市考察学习,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山水林田湖治理“铜川模式”。
  造林绿化护住发展底色
  绿染千山翻翠浪,万里征程催人急。每年3月12日植树节前后,我市公路两旁、田间地头、南北市区以及各工业园区和旅游景区,到处都能看到挥镐舞锨植绿、护绿、开展生态治理的忙碌身影,火热的造林绿化场面,为美丽铜川植下了片片新绿。
  入夏的铜川,依旧使人沉醉。连绵的绿色,和煦的阳光,在乡野、城市间交相辉映,把大地点缀得生机勃勃。
  进入6月以来,耀州区国有柳林林场附近的沮河水天一色,朱鹮在枝头翩跹,白鹭、黑鹳等成群结队在水滨嬉戏。
  看着眼前的美景,铜川市耀州区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站站长王华强十分感慨:“野化放飞以来,共顺利繁育出朱鹮85只,且这一种群数量仍在稳定增加。这里的好山好水俨然成了朱鹮的生存天堂。”
  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时提出了“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的要求。绿色发展是一场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革命,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去年以来,我市以推进林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持续推进国土绿化,依法严管森林资源,加强湿地保护恢复,强化自然保护区监管,努力维护生物多样性。持续抓好城市、道路、流域、景区、园区、庭院六大重点区域绿化,积极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全年完成造林10.6万亩,占年计划的106%。
  生态是铜川的本色,绿色是铜川的底色。今天的铜川,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19年,我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突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主题,围绕城市森林网络建设,转变思维理念,突出重点区域,积极开展增绿行动,扎实推进关中大地园林化进程,林业重点工程任务全面完成,重点区域绿化任务超额完成,绿色富民惠民取得实效,植绿爱绿护绿形成社会共识,保护恢复湿地1.2万亩,有效提升了湿地生态功能。去年繁育朱鹮幼鸟16只,今年已有6只朱鹮幼鸟出生,这些朱鹮和父母共同翱翔在铜川的蓝天。
  环保治污守望白云蓝天
  “以前出门吸灰尘,现在出门看蓝天。”对于铜川人来说,现在的蓝天白云司空见惯。只要是晴天,抬头望去,棉花糖般的云朵镶嵌在蔚蓝的天空,宛若一幅精美的油画。
  蓝天碧水,是城市的另一种福利,也是全市人民群众最朴素的需求,更是我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成效。
  蓝天白云不是靠风刮,青山绿水不能只让“天帮忙”。要动真格留住蓝天白云,下决心换来青山绿水,只有“人努力”才是推进环保工作的关键。从“卫星上看不见的城市”到朱鹮飞舞,从黑色煤城到绿色养生城,从依赖资源到高质量发展,全市生态环境质量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关闭水泥企业、整合非煤矿山、优化产业结构、催生新型产业带……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大力推进生态环保工作,打响了一场又一场漂亮的环保战役。
  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要坚持走生态优先之路,把助力产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作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主线和主题。这已经是全市上下的共识。
  市委书记杨长亚在调研检查生态环境工作时强调,要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对铜川发展负责、对铜川百姓负责,切实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铜川落地生根。
  2019年,全市上下扎实开展“青山、蓝天、碧水、净土”四场保卫战,严格落实“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六项措施,实施210国道货车限时段通行;淘汰国Ⅲ及以下老旧柴油货车4121辆,拆改燃煤锅炉101台;完成“散乱污”工业企业综合整治28家;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提高到89.9%。全市重点涉水企业均安装了自动在线监测设施并联网,完成29个行政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3个地表水监测断面、4个饮用水水源、3个地下水考核监测点位水质均达到年度考核要求。全年未发生土壤和农产品污染事件。
  生态兴则文明兴。近年来,全市生态环境系统紧盯污染,铜川二污普国家级试点工作通过国家评审验收;妥善处置北洛河跨市境污染事件受到省政府通报表彰;宜君县“清废”35万吨,农膜回收利用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扎实,荣获第三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为全市添彩;水源站把桃曲坡饮用水源地建成38公里风景线,脱贫攻坚扎实有效。
  特别是在今年疫情防控期间,市生态环境局成立疫情防控指挥部,对12家重点医院实行24小时在线监控,紧盯医疗废物、废水达标处理关键环节,指定两家水泥窑协同处置企业作为应急处置储备点,截至4月30日共收集处置医疗废物126吨,其中疫情医疗废物3吨;5家定点医院处理医疗废水6.6万吨,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生态环保力量。
  如今,铜川环境真正好了起来、美了起来,抬头望去,是明媚的“天空蓝”;放眼四顾,是怡人的“生态绿”;朱鹮当空舞、鸟语花又香,铜川擦亮了绿色名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美丽画卷正在铜川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