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廉政时评 >> 正文

字以溯源 铸本固魂

发布时间:2020-04-27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余足云

一横一竖,一撇一捺,一点一钩,纵横交错之间,汉字记录着中华文明的发展演进,传承着中华文化的经验智慧。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记载,“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汉字,是传承中华文化与精神的重要载体,蕴藏先人们的哲学思维以及生活智慧。不仅形态优美,而且寓意深邃,记录了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信息,凝结着中华儿女的民族情感。

古人云,圣人立象以尽意。通过一个个汉字的外在形象,我们不仅能够透过形体了解其本义,还能通过其演变过程窥测背后蕴涵的思想。比如“休”字,从外形上看,像是一个人靠着大树休息,后引申为休假、停止、喜乐、美好等意义。

再如“仁”字,一侧面为人形,后边有一个相等符号,视二人为一人,意为包容他人。后来进一步发展,在“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语境下,出现了对“仁”字含义更深层次的解读与阐释。事实上,“仁”作为儒家思想文化的内核,早已经融入国人血脉之中。

“字乃圣贤之面目,亦天下之大宝也。”遍览古今,许多文豪巨匠都在竭力践行敬字如敬圣、惜字如惜金,并留下许多字斟句酌的传世佳话。唐代“苦吟诗人”贾岛,在字词的选用上反复“推敲”,力求精准完美;宋代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中对“绿”的传神使用,让读者仿佛也置身春意之中;再到近现代老舍、郭沫若、冰心等名家大师的炼字功夫,他们没有将汉字仅仅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而是将其视作传递发扬民族文化的途径,折射出他们对文字的敬畏之心。

“语言是一条流动的河。这条河必须是在河床当中流动的,它的两边还有堤岸。”著名语言学家郝铭鉴先生,毕生致力于捍卫语言文字纯洁性,他于1995年创办《咬文嚼字》,这也成为我国出版界唯一一份规范社会语言的刊物,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这本小小的杂志,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语文生活,而其背后则是许多人为捍卫汉字的准确严谨,所付出的默默努力。今天,我们也不妨时常考考自己:井冈山的“冈”与黄花岗的“岗”区别何在,汉字“画”与“划”的不同用法,汉字“做”与“作”如何使用,等等。更可以好好思考一下,每个汉字所蕴藏的文化意义及民族精神。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每个汉字、每段语句、每篇文章,都如同一张张靓丽的文化名片,在我们同世界的交往中彰显出独特价值。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在做好本土疫情防控同时,积极向受疫情冲击严重的国家和地区提供援助。在援助法国医疗物资的外包装上,印有三国蜀汉学者谯周“千里同好,坚于金石”的语句;在赠予意大利的防疫物资上,我们附寄的是明代李日华赠予意大利人利玛窦的诗句“云海荡朝日,春色任天涯”;而赠予印度的援助物资所贴的,则是玄奘法师的诗句“尼莲正东流,西树几千秋”……正是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汉字、诗句,为世界带去我们的友好善意,也传递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如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每个汉字就好似其中一朵朵闪耀的浪花,从最初的甲骨文到今天常用的行书楷书等,始终伴随中华民族发展前行。我们应多发扬一点“咬文嚼字”精神,珍惜汉字、研读汉字,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余足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