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廉政时评 >> 正文

平易近民 民必归之

发布时间:2019-11-19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

《史记·鲁周公世家》载,西周初,太公望封于齐,伯禽封于鲁,周公在朝辅佐成王。太公简化君臣礼仪,依从通俗简易,到齐不久便去汇报政务,而伯禽推行周礼,变革礼俗,三年后才入朝汇报政务。藉此,周公叹曰:“呜呼,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意即当政为官者,如若政令不平和易行,民众就不愿意亲近;反之,平易近民,民众必然归顺拥护。

历览前贤,深谙“平易近民”之道的事例不胜枚举。丁宝桢在《丁文诚公家信》里写道,“至做官,只是以爱民养民为第一要事。即所谓报国者亦不外此。盖民为国本,培养民气即是培养国脉”。又有,“凡有害民者,必尽力除之;有利于民者,必实心谋之”。字里行间流淌着儒家“保民”“养民”“教民”的民本思想,并将爱民养民视为仕宦者报效国家的第一要务。综观丁宝桢的从政经历,正是身体力行地诠释了“诚心实意平易近民,勤勤恳恳为民办事,才是为官正道”。

《管子·牧民》曰:“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政权兴衰系于民心,顺应民心就能兴盛,违逆民心就会衰败。《孟子·公孙丑下》有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在孟子看来,若想打赢战争,再有利的天气时令、地理形势,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同理,为政者施行“仁政”必得人心,拥护支持者众;反之,则无人归顺,不战则已,若战必溃。

中国历史上发生的很多重要事件,都能为这些观点提供佐证。清康熙年间,有大臣建议加固长城防止被袭击,可康熙却不同意,原因是他认为: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可边患并未彻底解除,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是也”。赢得民心,才能众志成城,才能长治久安。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许多老一辈共产党人怀揣火热初心,为了人民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真正做到了平易近民,与群众鱼水相亲。“红米饭那个南瓜汤哟嘿啰嘿,挖野菜那个也当粮啰嘿啰嘿,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啰嘿啰嘿。嘿!餐餐味道香,味道香嘿啰嘿。”这是革命歌曲《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里的歌词。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正是紧紧依靠群众,广泛发动群众,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才能形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气势。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平易近民,正道坦途。“锅热饼靠,情浓民依”,党员干部要厚植人民情怀,真诚主动走近群众、融入群众,从群众视角找问题补差距,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政有所应”“民之所望,政之所向”,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